不要懷疑,這是台灣,是我們的家園,如果您不曾看見這些山峰美景,也許是因為站得不夠高。
其實我們都了解,但仍假裝看不見大自然的況貌已然千瘡百孔
這部片有三部曲 (處處翠綠山景、美景環繞;商人強行奪取與天爭地,人們默許甚至推了一把;豪奢擷取各項資源後,卻兩手一攤,事不關己)
於是,能看見台灣美麗的時日還剩多久,面對台灣的哀愁何時會結束?
說來莞爾,如同戀人在我們眼中的三部曲
觸目所及全然美好 ;貪婪地想全面擁有 ;情感與理性用罄(吃乾抹淨)後,要嘛反思改善,要嘛雙手一攤,閃人!!
或許,這並不是我對你錯,或你對我錯的問題(吳念真導演相當具有磁性的聲音,講述這段)
但一定是歷史共業
那麼,讓我們為年紀尚輕的台灣做些補救吧,反璞歸真,將一切物慾降到最低好嗎?
反正,人本來就是【想要得太多,需要的不多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完,深覺本片餘韻頗長,感動與反思相互激盪,環保意識也更加堅定地在心中萌芽,簡直比念了六年(國高中)的地理,還更有所感。(好神)
喜歡導演用不強勢批判,不誇張渲染,只是把環境真實概況呈現,看完本紀錄片你可能過目即忘,但也可能心存擔憂而有所作為....
因此,不斷反思能做什麼,不該做什麼?
在我使用環保筷、穿買過多衣服、買手搖飲料時,會深感愧疚,想到廢棄垃圾的處置;吃養殖魚類時,會想到地層下陷的危機,使用電器時,會擔心核電問題;看到建築物件,會聯想到東部山區水泥的開採;看到民宿,就聯想到山坡地濫砍濫伐等等。
所以改掉,面對傾盆豪雨,水淹我家;泥流傾瀉,吞噬人命時,怨天、怨地、怨政府的舊習,其實這種慘況,或許我也是某種程度的共犯吧?
要不是,商周與今周刊的報導,一場會議中高鐵董事長的分享,我可能就會等到下片後才去租dvd來看
這種片還是還是要進戲院看,才能感受其震撼力。